人日家慈示梦感赋

春风蔼庭闱,临觞忽无语。
微窥慈母颜,有怀如欲吐。
长跪请所示,曰居吾语汝。
老眼夜不眠,眷怀在门户。
昨夜梦寐中,仿佛见而父。
长叹居室难,债台不可处。
思汝父在时,斯言已数举。
莫作梦呓看,真切入肺腑。
母语抑何悲,父言抑何苦。
念昔创垂艰,衣食粗得所。
十载轻宦游,归来囊无贮。
守旧只薄田,事事循遗矩。
人方嗤吝啬,我本非华膴。
年年笔耒忙,所得非无补。
其奈到手空,尚觉难支拄。
譬若卮无当,其漏孰能御。
弗俭安养廉,妄费将妄取。
出入日几何,泉下犹默数。
谁贻先人忧,疚心空自拊。
听视杳音容,仰天嗟瞻岵。
婉词慰母心,刻厉承先绪。
吞声恐母闻,退思泪如雨。

挽宗子承明经

天末怀故人,凉风飒然起。
岂意梧叶凋,商音悲入耳。
遥遥先泽贻,墨庄溯源委。
玉峡吾所宗,哲人君其伟。
趋庭诗礼传,一经既明矣。
方其作家驹,薾云欲千里。
胡为困盐车,屡蹶穷騄駬。
问年才知非,壮心曷能已。
吾宗丧斯人,叹息书种子。
遗经孰能读,似续望季氏。
清芬绍不坠,九原庶其俟。
君今游太虚,浮云视青紫。
但愿去烟火,勿再溷尘滓。
落月暗前山,颜色犹咫尺。

感旧怀人诗三十首 其二十六 陈大园学博

立志魁天下,读书如是观①。
功名侥幸易,前哲颉颃难。
金石留真赏,丹铅结古欢。
谁知经老眼,藏鉴尽凋残②。

晚归白水亹

归云长与住山阿,作出山泉可若何。
赢得远人观瀑布,那曾平地起风波。
喷珠愿化千家雨,普润谁为九里河。
未必盈科征放海,源头亦自利农多。

又题徐刺史《泰山观日出图》

登岱不观日,徘徊兴未已。
道人为我言,此景亦恒尔。
海客住瀛洲,仙境狎樵子。
适然与天游,安得名其指。
君是神仙才,高趿双凫履。
华绂领名山,八载游难纪。
如何日观峰,朝朝独延跂。
今日即昨日,入渊仍出水。
昨日隔今日,此景非耶是?
出门仰中霄,晶光悬尺咫。
还览日出图,滋我扣盘鄙。

见野菊

空忆东篱菊,今年不算秋。
谁将野花采,触我故园愁。
败叶惨无色,晚香寒更幽。
西风一开眼,为尔泪双流。

癸酉正月廿六日,承晓春陈兄见访话旧,并出示近作,率成四章,即题卷端 其四

成仙成佛总前因,同是红尘堕落身。
但保本来真性在,长生应属老成人。

五十初度赋怀四首 其一

才著儒冠忽壮年,回翔廿载尚寒毡①。
头衔耻向村氓贵,齿辈惭居馆职先。
犹喜兰陔摅孺慕,且看菊径作秋妍。
晨昏未觉桑榆晚,差幸长依爱日前。

《两世孝行录》,为观察王霞九前辈属题

一编风雨正黄昏,掩卷长吁泪欲吞。
此事谁非人子职,百年难报昊天恩。
六章莪蓼同千古,两世楂梨自一门。
我愿挑灯钞万本,要留经义照乾坤。

和宋小墅方伯《卜居》次韵 其二

瞥眼风光想习池,旧时王谢燕能知。
泥痕偶印飞鸿迹,窗影空随野马吹。
觞咏有缘宾客在,琴书无恙子孙宜。
平泉绿野人争羡,独爱黄花晚节时。

早发行十余里,风作,仍泊吴城 其二

不自由时转自叹,鸿来燕去总无端。
山川过眼成陈迹,文字留缘结古欢。
莫笑书生空躁进,须知世路要回看。
望湖亭下船多少,能到中流退亦难。

移花

爱惜春光日涉园,寻芳何必出柴门。
移来新种多连土,剪得疏枝雅称盆。
庇树有阴终隔露,开花虽盛要培根。
尺松寸草谁相较,同是东皇长养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