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居杂咏(1976年32岁) 其三

高楼若崇峦,苔深崩一角。
夏雨浸天棚,飞街旋成瀑。

观沼气发电有感(1960年16岁)

江湖浪迹任消磨,一旦逢春意气多。
愿化明珠三万斛,直教流影乱星河。

城居杂咏(1976年32岁) 其一

日暖晾衫天,小巷丽如绣。
云暗雨忽来,窗窗出素手。

广西行六首(1981年37岁) 其六 南宁观剧

彩调南州旧擅名,梨园灯暖月华清。
儿情女态寻常事,谱入弦丝便不平。

老树行(1963年)

南塘有老树,久枯无片叶。
及春雨向繁,离离发何烈。
持酒置其下,月出明皎洁。
清风从东来,鼓舞歌激越。
自言少年时,颇负淩霄质。
炎气日催长,零露暗滋茁。
忽忽二十年,白云渐相拂。
徘徊遏悲风,俯仰干白日。
方谓栋梁时,材高宜毋失。
焉知世不良,恶物转摧伐。
雷电实无情,毒虫恣穿穴。
愧非铁石躯,何由避齮龁。
一日繁花萎,两日叶尽脱。
三日死新条,所嗟犹半活。
中夜每惊寤,沉思痛惨栗!
悠悠天地长,何处托吾骨?
夜来感春气,壮心动郁结。
犹得为叶花,岂复占风月?
老叶未足珍,应能辨霜雪。
老花未足贵,春泥化其屑。
所以益后来,只此足愉悦。
我闻老树言,感动冲毫发。
启我日月情,照人肝胆澈。
因忆二三老,仿佛见高节。
起坐暂低回,长庚看明灭。

咏南海一号(2014年)

海上丝绸路,波涛想像中。
人言虽凿凿,鹏迹总濛濛。
十丈沉船出,千箱宝货雄。
真堪称一号,證史启先功。

满江红自琼归省逢周锡䪖(1971年27岁)

涌尽鲸波,渐染作、清江颜色。
问陌上,早梅应是、旧时相识?
不恨年年花有信,春风总是无情物。
正斜阳、细雨近城门,山如壁。
微云散,檐光滴。
休倚遍,栏杆曲。
看故人清健,帽儿微侧。
生死经年馀白眼,奇谋一笑俱尘迹。
倩何人、挥手泪淋浪,琵琶急。

送黄炳良参军(1962年)

刀芒落日塞云驰,怒马书生去不疑。
洗净春帘儿女怨,霜毫从此纪征衣。

沁园春 己酉秋,高校应届毕业生分赴基层接受“再教育”(1969年25岁)

金箭斜飞,惊散玉鹅,雪羽满天。
渐远山收绮,银鱼跳月;
平沙展雾,乌鹊鸣滩。
沧海人归,黄粱半熟,相戏门前细犬欢。
茅檐下,有泥溪新涨,可濯吾颜。
生涯莫动长叹。
任万虑樽前醉眼宽。
甚长沙秋士,空楼吊影;
孟尝狂客,长铗频弹?
料理畚箕,安排土石,万古功名一笑间。
连营静,又潮音催梦,依约前湾。

琼居杂诗三首(1970年) 其三

鸣蛩静虚壁,复起于小窗。
客梦因愁短,清滩放月长。
自粘风絮入,不动野云凉。
落叶何骚屑,萧萧未满廊。

洱海纪游(2015年)

月落苍山夜气清,沉沉洱海浸春星。
倚栏我独倾心听,浩荡流云若有声。
水阁风来拂面轻,群飞白鸟入山青。
游船三五争斜日,撑破碧波万点星。

丙午冬,全国大串连之风起,与同窗数辈结伴,自广州徒步赴江西赣州,至瑞金而回。沿途有作(1966年22岁) 其三

绝顶曾谁驻?遗踪试追寻。
从来穷苦地,不替虎龙心。
赣水红都出,中原白日沉。
登临感世换,草木郁萧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