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振

自题诗集六首 其一

人生鼎鼎百年中,三十功名事尚空。
留得精神没用处,寒窗不免学雕虫。

自题诗集六首 其五

昨非今是两悠悠,信手书来最自由。
输与少年豪迈志,苦镌肝肾博千秋。

伤楠儿四首 其二 楠儿以廿六年八月二十八日晨七时殁于无锡

不分汝竟死,气绝犹抚摩。
四体渐僵直,不返当奈何。
忍痛备棺衾,衣服袍袜靴。
平生汝所好,拉杂堆一窠。
此是最后恩,有力敢言多。
挥泪强细视,盖棺事则那。
季父送汝行,寄彼惠山阿。
吾力能葬汝,沪墓碑欲磨①。
魂魄无不之,时时尚来过。
吞声不成哭,痛绝聊一歌。

舟中梦醒观群山

舟中忽梦觉,起坐环峰峦。
罗列如美女,一一垂云鬓。
行列忽欲断,白云还相连。
秀丽谁能匹,娇羞半掩颜。
顾我送微波,若来又姗姗。
凝睇心如结,欲即势难攀。
相对销精魂,坐使我忘餐。
变化何倏忽,焉辨云与山。
云外山自静,山中云自閒。
不知江上望,何似梦中看。

重九方子招饮萝村樟山园时旱势已成酒不成欢方子先得四句因足成之

满城风雨近重阳,好句空吟欲断肠。
大地渐成千里赤,东篱焉用一枝黄。
登高能赋天容问,借酒排愁意倍伤。
万一黑云天外至,淋漓更与尽千觞。

春兴三首 其二

正是神州日欲斜,我来无路问重华。
苍天不惜予鹑首,吾道真应泛海槎。
白骨场中多宿草,绿杨堤上有哀笳。
忧时无限伤时感,肠断江心玉树花。

古藤江中

千山万山一水长,奔流卷曲如羊肠。
我从乡邑泛孤棹,到此忽觉心飞扬。
试登高处聊极目,却望乡邑天一方。
西江之水东汪汪,吞吐落日疑扶桑。
波平风软江自走,水上乱石奔群羊。
轻舟乘兴任所适,何异骏马驰周行。
回风乍至波一作,坐觉天地忽低昂。
须臾皓月江心见,万里一色凝清光。
自疑身在广寒府,平视星汉空苍茫。
又疑洞庭八月波,远吊帝子浮潇湘。
安得佳人发皓齿,清歌进酒千杯强。
灵妃拭尽斑竹泪,化为玉液与琼浆。
人生欢乐诚无极,如此景物何能常。
传言坡公曾至此,欲览遗迹今已亡。
去年作诗怀往哲,今年更至增悲伤。
江山应不异古昔,富贵磨灭何胜量。
风尘况复兵戈满,自笑奔走为谁忙。
及时行乐诚不谬,有酒到手须尽觞。
眼前好景留不住,千载安用空名彰。
但当乘桴浮沧海,不然返棹归故乡。

水边篱落自盘根,不染红尘道益尊。
独与高人争晚节,暗随飞雪度黄昏。
冰姿忽乱窗前影,玉笛难招月下魂。
我有相思何处寄,澹香轻雾隔溪村。

次韵柱尊风雨极目之作

日月无光天漠漠,登临一望自兴哀。
关河坐失千秋险,雷雨争同万马来。
北渚烟云迷楚越,南山雾豹隐蒿莱。
不须浪作伤时感,好把闲身老钓台。

送柱尊之沪

世乱何堪送子行,天涯久共苦飘零。
五年鸳水人如梦,一夕梧山骨尚惊。
又向故乡悲战祸,几从锋镝出馀生。
扁舟今日扬帆去,沧海潮如剑戟声。

述怀

十载磨牛守旧途,苍生纸上误为儒。
拂衣颇慕鲁男子,结友何妨燕狗屠。
栗里退居惟愿醉,霸陵夜猎好相呼。
升沉得失都閒事,合老吾生是酒徒。

中秋感怀次柱尊韵

病怯风霜衣已换,偶闻庭树更惊秋。
任将天上团圆乐,未抵人间离别愁。
千里烽烟迷粤徼,五年客舍寄梧州。
不须再作兴亡感,忧到兴亡便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