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珍海错
现代解析
“山珍海错”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山里的珍宝”和“海里的美味”,合起来就是形容各种珍贵稀有的美食。
通俗理解:
你可以想象一桌豪华宴席:深山里的野味(比如松茸、竹笋)、大海里的鱼虾蟹贝(比如鲍鱼、龙虾)全摆在一起,又稀有又好吃。这个成语就是夸赞食物种类多、档次高,一般用来形容宴席丰盛,或者夸人吃得好、生活讲究。
背后的文化味儿:
古人交通不便,山里人难吃到海鲜,海边人难尝到山货,所以“山珍”和“海错”凑齐,代表“难得的东西全有了”。现在也用来比喻资源丰富、包罗万象,比如“这本书内容像山珍海错,什么知识都有”。
注意:
“错”不是“错误”,而是指“杂而多”(古代“错”有交错、混杂的意思)。写的时候别写成“海味”,虽然意思接近,但成语固定用“海错”。
使用场景:
- 夸美食:“这家餐厅的招牌菜简直是山珍海错,吃得过瘾!”
- 夸资源:“图书馆的藏书如山珍海错,够你研究一辈子。”
韦应物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