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姿英发

出自 宋代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

释义:才华显露;神采焕发

现代解析

“雄姿英发”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威武的姿态,焕发的神采”,用来形容一个人精神饱满、气度不凡的样子。

想象一下,一个将军站在千军万马前,身姿挺拔,目光炯炯,浑身散发着自信和力量——这就是“雄姿英发”给人的感觉。它不仅仅指外表上的英武,更强调由内而外的那种蓬勃向上的精气神。

这个成语的精髓在于“内外兼修”:
1. 外在的“雄姿”:指体态、动作或气势上的威武感,比如运动员在赛场上的矫健,或者英雄人物挺身而出的那一刻。
2. 内在的“英发”:指精神层面的光彩,比如一个人充满斗志、智慧闪耀时的状态,像创业者侃侃而谈自己的理想,或是科学家专注攻克难题时的神采。

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它赞美那些充满活力、敢于担当的人,比如:“消防员冲进火场的瞬间,真是雄姿英发!” 它既是对个人魅力的肯定,也暗含了对这种积极状态的向往。

简单来说,“雄姿英发”就是既有型又有魂,是力量和魅力的完美结合。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