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焰万丈

出自 唐代 韩愈 《调张籍》

释义:形容光彩之盛。

现代解析

“光焰万丈”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光芒和火焰直冲高空,延伸出去几万尺那么远。它用来形容某种事物极其耀眼、气势磅礴,或者某人的成就、才华非常突出,像冲天的火光一样夺目,让人无法忽视。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比如一位科学家的重大发明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媒体可能用“光焰万丈”来形容他的影响力——就像夜空中突然升起的巨大焰火,照亮了整个时代。再比如,一场震撼人心的表演结束后,观众感叹“舞台效果光焰万丈”,其实是说那种视觉冲击力强烈到让人久久难忘。

这个成语的精妙在于,它用视觉上的“强光”和“烈火”来比喻抽象的影响力或辉煌感。我们普通人即使没见过真正的“万丈火焰”,也能瞬间联想到太阳初升、火山喷发那种压倒性的存在感,从而理解被形容的事物有多么非同凡响。它背后还暗含一种动态的感染力——光芒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向上迸发,象征着生命力和持续的影响力。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