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半壁江山”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半边国土”,用来比喻在某种局势下,一方势力只掌控了部分地盘或资源,无法占有全部。它常出现在竞争、对抗的场景中,比如两国交战、商业争夺或权力斗争时,形容一方占据优势但未能完全取胜的状态。
这个成语的魅力在于用具体的地理概念(半边山河)来抽象表达“势均力敌”“分庭抗礼”的拉锯局面。比如历史上南北朝对峙、公司抢占市场份额时,都可能用“他抢下了半壁江山”来形容竞争者的强势表现。它既暗示了已取得的成就(能占一半很厉害),又透露出未竟的野心(还有一半没拿到),带着一丝不甘心的意味。
使用时要注意语境——它更强调“割据”而非“平分”,通常带有被动或无奈感。比如“公司丢了半壁江山”是说被对手抢走大量市场,而不会用来形容主动分权合作的情况。简单来说,这是个既炫耀成绩又暗藏危机的词,把复杂的竞争关系浓缩在了四个字里。
蒋士铨
蒋士铨(1725—1784)清代戏曲家,文学家。字心馀、苕生,号藏园,又号清容居士,晚号定甫。铅山(今属江西)人。乾隆二十二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乾隆二十九年辞官后主持蕺山、崇文、安定三书院讲席。精通戏曲,工诗古文,与袁枚、赵翼合称江右三大家。士铨所著《忠雅堂诗集》存诗二千五百六十九首,存于稿本的未刊诗达数千首,其戏曲创作存《红雪楼九种曲》等四十九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