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衰三竭

出自 《左传·庄公十年》

释义:竭:尽。形容力量一再消耗,无法再振作起来。

现代解析

“再衰三竭”这个成语讲的是力量或气势不断减弱,直到完全耗尽的过程。就像一个人跑步,一开始冲劲十足(第一次“衰”),跑着跑着速度慢了下来(第二次“衰”),最后彻底跑不动了(“竭”)。它生动地描绘了事物从强到弱、由盛转衰的渐变状态。

这个成语的精妙在于用数字“再”和“三”量化了衰退的过程——不是突然崩溃,而是一步步显露疲态。比如战场上士兵的斗志、商家的促销热度,甚至我们日常做事的耐心,都可能经历这种“越来越没劲儿”的状态。它提醒我们:持续消耗而不补充,再强的势头也会被拖垮。

使用时要注意,它专指“原本有力量的事物逐渐衰败”,比如“连续加班让团队士气再衰三竭”。不同于“一蹶不振”的突然失败,它更强调衰竭的阶段性,带着一种眼睁睁看着能量流失的无奈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