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枯槁

出自 屈原 《渔父》

释义:形容:面容。枯槁:憔悴。指人的形体和颜容十分憔悴。

现代解析

“形容枯槁”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外貌像干枯的树木”,用来形容一个人面容憔悴、毫无生气的样子。

想象一棵树,原本枝叶茂盛,但因为缺水或病害,叶子掉光,树干干瘪,失去了活力。人如果“形容枯槁”,就像这棵树一样——可能是长期生病、过度劳累,或者内心极度悲伤,导致脸色暗淡、身体瘦弱,整个人看起来疲惫不堪,甚至像被抽走了精气神。

这个成语的精髓在于用“枯槁”这种具体的自然景象,生动地传递出人的衰弱状态。它不单指外表,还隐含着精神或健康的严重损耗。比如,一个人经历重大打击后,可能不吃不喝、夜不能寐,几天下来就会“形容枯槁”。

它的魅力在于画面感极强,短短四个字就能让人联想到背后的故事——或许是疾病的折磨,或许是生活的重压,又或许是心灵的煎熬。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整个人垮了”的文艺版,但比直白的描述更有冲击力和感染力。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忧国忧民的屈原在长沙附近汩罗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成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积极影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