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欢离合

出自 宋代 苏轼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兼怀子由》

释义:悲哀,欢乐,离散,团聚。泛指人生中各种遭遇和各种心情。也作离合悲欢。

现代解析

“悲欢离合”这个成语,讲的是人生中四种最根本的情感体验,就像四季轮转一样自然。

拆开看
- :是伤心,比如亲人离开、梦想破灭时的痛苦;
- :是快乐,像久别重逢、愿望达成的喜悦;
- :是分开,比如朋友远行、爱人告别;
- :是团聚,像家人围坐、故友重逢的温暖。

合起来想
这四个字把人生的起伏全包进去了。它告诉我们:没有永远的甜蜜,也没有永远的苦涩,所有情绪和经历都是暂时的,会不断交替。就像一部电影,有笑有泪才真实。

为什么动人
它不评判好坏,只是平静地描述生活的真相。当我们说“这就是悲欢离合啊”,其实是接纳了人生的不完美,反而多了一份豁达——困难会过去,快乐也会淡去,但这就是活着的滋味。

用在生活中
朋友抱怨生活太苦?你可以说:“悲欢离合嘛,熬过这段会有好事发生。”自己遇到挫折时,想想这个词,也能更快释怀。它像个小提醒:生活本就酸甜苦辣俱全,体验过,才算完整。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