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事公办

出自 宋代 魏了翁 《奏外寇未静二相不咸旷天工而违明几》

释义:公家的事按公家的制度原则办,不讲私人情面。

现代解析

“公事公办”这个成语很好理解,就是按规矩办事,不掺和私人感情。

想象一下,你去找政府部门办个手续,工作人员一板一眼,该要什么材料就要什么材料,一点情面都不讲。你可能觉得这人太死板,但换个角度想,他这么做恰恰是公平的——对所有人都一样,不因为你是我亲戚就开绿灯,也不因为我讨厌你就故意刁难。

这个成语的精髓在于“公”字——公家的规矩就是公家的规矩,别把私人关系扯进来。它既强调原则性(该咋办就咋办),也暗含一种无奈(有时候显得不够灵活)。比如朋友找你帮忙走个后门,你一句“公事公办”,既表明了立场,又避免了尴尬。

它的魅力在于简洁有力,四个字就把“照章办事”的态度说透了。生活中,该“公事公办”的时候坚持原则,该讲人情的时候灵活处理,才是真正的智慧。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