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表里
出自 语出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释义:语出《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楚 师背酅而舍。 晋侯 患之,听舆人之诵曰:‘原田每每,舍其旧而新是谋。’公疑焉。 子犯 曰:‘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后以“山河表里”形容形势险要。
现代解析
《山河表里》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山的外部和河的内部”,听起来像在描述地理,但其实是用自然景观来比喻一个地方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想象一下:一座高山像屏障一样挡在外围,形成天然防线;内部又有河流蜿蜒环绕,既能提供水源,又能作为第二道防御。这种“外有山挡,内有河护”的结构,让敌人很难攻进来,自己人却能依靠地形优势守住阵地。
后来这个成语延伸出两层含义:
1. 形容地势优越:比如古代军事要塞、城池选址,讲究“进可攻退可守”,山河表里就是理想模板。
2. 比喻基础牢固:就像山和河互相支撑一样,形容一件事物里外配合得当,根基扎实。比如团队合作时各司其职,或者一个计划考虑周全,都能用“山河表里”夸赞其稳固性。
关键点:它把自然的力量感转化为一种“安全感”,既有视觉上的壮阔(山河并存),又有逻辑上的严密(内外互补),简单四个字就能让人联想到“铜墙铁壁”般的坚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