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子虚乌有”这个成语就像在说“纯属瞎编,压根没这回事”。它用两个虚构的名字——“子虚”和“乌有”(直译就是“假的”和“没有”)组合在一起,像讲相声似的叠词强调,让人一听就明白:这事儿啊,从头到尾都是编的!
比如有人吹牛说“我昨天钓到一条会飞的鱼”,你就可以笑着回他:“得了吧,这根本是子虚乌有!”既戳破了谎言,又带着点文化人的幽默感。这个成语妙在它用虚构的人名代替了干巴巴的“假的”,就像给谎言贴了个滑稽的标签,让揭穿谎言都变得有趣起来。
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年—前118年),字长卿,汉族,巴郡安汉县(今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人,一说蜀郡(今四川成都)人。西汉大辞赋家。司马相如是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是西汉盛世汉武帝时期伟大的文学家、杰出的政治家。景帝时为武骑常侍,因病免。工辞赋,其代表作品为《子虚赋》。作品词藻富丽,结构宏大,使他成为汉赋的代表作家,后人称之为赋圣和“辞宗”。他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也广为流传。鲁迅的《汉文学史纲要》中还把二人放在一个专节里加以评述,指出:“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