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空巷

出自 宋代 苏轼 《八月十七复登望海楼》

释义:每家每户的人都从巷子里走出来,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的盛况。

现代解析

“万人空巷”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上万人从巷子里跑出来”,形容某件事特别轰动,吸引了大批群众围观参与,导致平时热闹的街巷都空了。

它的精髓在于用夸张的画面感传递“全民沸腾”的效果。比如今天说“某明星开演唱会导致万人空巷”,并不是真把城市搬空了,而是说人们争先恐后去围观,场面极其火爆。

这个成语自带镜头感:
1. 反差对比:平时熙熙攘攘的巷子突然空无一人,反而凸显事件的吸引力;
2. 动态画面:能脑补人群呼啦啦涌向同一方向的场景,比直接说“很多人”更生动;
3. 褒义属性:多用于形容好事,比如庆典、英雄归来,带着一种集体狂欢的喜庆氛围。

现代使用中,只要形容“全民关注、全民参与”的盛况,比如双十一抢购、世界杯夺冠游行,都可以用“万人空巷”来传递那种席卷式的热闹。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