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手八脚

出自 宋代 释普济 《五灯会元》

释义:忙乱地一齐动手:大伙~地把他摁倒在地。

现代解析

“七手八脚”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七只手八只脚”,听起来像一群手忙脚乱的人挤在一起干活的样子。它生动地描绘了多人一起做事时,场面热闹但可能有点混乱的场景。

想象一下几个朋友一起搬沙发:有人抬左边,有人托右边,还有人想从中间帮忙,结果大家方向不一致,反而磕磕碰碰。这就是“七手八脚”的典型画面——人多力量大,但缺乏协调时反而添乱。

这个成语的精妙在于:
1. 数字的夸张:用“七”“八”这种不精确的数字,突出人多手杂的感觉,比直接说“很多人”更形象。
2. 画面感强:读这个词时,眼前立刻会出现一群人争先恐后动手的鲜活场景。
3. 双面性:既可能形容齐心协力(褒义),也可能暗示忙乱无序(贬义),具体要看语境。

比如:
- 褒义用法:“邻居们七手八脚帮老人扑灭了火”(突出热心迅速)。
- 贬义用法:“大家七手八脚反而把文件弄乱了”(强调缺乏组织)。

它提醒我们:合作时需要分工明确,否则再多人也可能变成“添乱”。

释普济

释普济,俗姓张,清流(今属福建)人。住县北归仁里狮子岩,好赌博饮酒。理宗嘉熙间卒。事见《永乐大典》卷七八九五引《临汀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