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牛襟裾

出自 唐代 韩愈 《符读书城南》

释义:马、牛穿着人衣。比喻人不懂得礼节。也比喻衣冠禽兽。

现代解析

“马牛襟裾”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给马和牛穿上人的衣服”,用来形容人徒有外表却粗鄙无知,就像动物穿了人的衣服一样不伦不类。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1. 外表与内在的错位:就像给牲畜套上华服,表面看着像人,实际还是动物本性。讽刺那些空有光鲜包装(比如地位、学历、打扮),但言行粗俗、缺乏修养的人。

2. 强行附庸风雅:好比让牛马学人作揖,反而暴露滑稽。暗指不懂装懂、硬要模仿文化人的尴尬行为,比如暴发户炫耀钱财却满口粗话。

3. 本质更重要:成语提醒我们,衣服再漂亮也改变不了本质。真正值得尊重的是内在的品格和能力,而不是虚浮的表面功夫。

生活例子
- 一个穿西装打领带的人随地吐痰、满嘴脏话,就是“马牛襟裷”。
- 网红用高档茶具泡茶,却连茶叶种类都分不清,也是这个道理。

这个成语用幽默的画面感戳破虚伪,教人踏实修内而非粉饰外表。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