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命在旦夕”这个成语很好理解,字面意思是“生命就在早晚之间”,形容情况非常危急,随时可能失去生命或面临毁灭。
举个例子:
- 比如一个人得了重病,医生说他随时可能撑不过去,这时候就可以用“命在旦夕”来形容他的危险处境。
- 再比如一家公司资金链断裂,欠债累累,眼看就要破产,也可以说它“命在旦夕”。
这个成语的精髓在于强调“时间紧迫、危险逼近”的感觉,不是普通的危机,而是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它比“危在旦夕”语气更重,因为“命”直接关系到生死,所以通常用在极其严重的情况下。
用起来要注意场合,别随便说“我作业没写完,命在旦夕啊”——这就夸张过头了,适合开玩笑,但不符合成语的本意。真正用“命在旦夕”时,一定是形势真的非常严峻,比如灾难、重病、战争等生死攸关的时刻。
陈子昂
陈子昂(公元661~公元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市)人,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陈子昂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陈子昂与司马承祯、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