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牙之猾

出自 唐代 柳宗元 《唐故邕管招讨副使试大理司直兼贵州刺史邓君墓志铭》

释义:见'齿牙为猾',谓谗言造成灾祸。

现代解析

“齿牙之猾”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牙齿的狡猾”,听起来有点奇怪对吧?其实它用牙齿的“小动作”来比喻生活中那些暗中使坏、耍小聪明的人。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就像你遇到某个同事,表面笑嘻嘻夸你工作出色,背地里却偷偷抢你的客户资源——这种“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行为,就是典型的“齿牙之猾”。它比直接使坏更可恶,因为带着伪装,像牙齿藏在嘴里咬人,让人防不胜防。

这个成语的精妙在于用身体部位拟人化:牙齿本是我们吃饭说话的工具,这里却成了“阴谋家”,暗示使坏手段就藏在日常接触中。它提醒我们,对那些表面热情却总在关键环节“掉链子”的人要保持警惕,因为真正的危险往往藏在最熟悉的地方。

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