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乘之隙

出自 宋代 晁补之 《鸡肋集》

释义:乘:利用。隙:漏洞。可以利用的漏洞、弱点。

现代解析

“可乘之隙”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可以钻的空子”,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存在的漏洞、弱点,让别人有机可趁。

举个例子:
假如你家门锁坏了,小偷发现后可能会趁机溜进去偷东西——这个“坏掉的门锁”就是“可乘之隙”。

这个成语的精髓在于提醒我们:
1. 自身要谨慎:如果做事不周密、管理有疏漏,就可能给别人留下钻空子的机会。
2. 警惕他人:有些人专门盯着别人的弱点下手,所以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堵住漏洞。

它既可以用在具体的事情上(比如安全漏洞、合同缺陷),也可以形容人的性格弱点(比如容易轻信别人)。简单来说,就是告诉我们要“防患于未然”,别让自己或事情露出破绽。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