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章紫绶
出自 《晋书·舆服志》
释义:见'金印紫绶',黄金印章和系印的紫色绶带。古代相国、丞相、太尉、大司空、 太傅、太师、太保、前后左右将军及六宫后妃所掌。亦为表示品级之服饰。魏晋以后,光禄大夫得假金章紫绶,因亦称金紫光禄大夫。
现代解析
“金章紫绶”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金色的印章和紫色的丝带”,听起来就贵气十足!它用来形容一个人身份显赫、地位崇高,就像古代大官随身佩戴的华丽印信一样耀眼。
这个成语的精妙在于用两样具体物品——“金章”和“紫绶”,瞬间让人联想到权力和荣耀。金色和紫色在古代是帝王贵族才能用的颜色,普通人根本没资格碰。比如汉朝时,只有宰相级别的高官才能用紫色绶带系印章,所以这成语一出口,大家立刻明白:这人绝对是大佬中的大佬。
现在虽然不用印章绶带了,但这个成语依然鲜活。比如我们可以说:“他一身定制西装走进来,简直是现代版的金章紫绶。” 既保留了原意,又有了新趣味。它提醒我们:真正的地位不是靠虚张声势,而是像金章紫绶一样,有实实在在的分量和历史积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