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芬剩馥

出自 明代 李东阳 《跋〈聚芳亭卷〉》

释义:比喻前人留下的精美文章。

现代解析

“遗芬剩馥”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残留的花香和余留的芬芳”,用来比喻前人留下的美好事物或精神财富,即使历经时间冲刷,依然能让人感受到它们的价值和魅力。

打个比方,就像一束花凋谢后,房间里还飘着淡淡的香气;或者像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去世后,他的作品依然感动着后人。这种“芬芳”不是实实在在的花香,而是一种精神上的感染力,可能是优秀的品德、卓越的成就,或是珍贵的文化遗产。

这个成语提醒我们两件事:一是要珍惜前人留下的好东西,因为它们能滋养我们的心灵;二是我们自己也要努力创造有价值的东西,让后人也能感受到我们留下的“芬芳”。它既表达了对过去的敬意,也包含了对未来的期待。

李东阳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