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肉补疮

出自 唐代 聂夷中 《咏田家》

释义:见“剜肉补疮”,剜:挖。疮:伤口。用刀挖取身上的好肉来补伤口。比喻只顾眼前,不顾将来,用有害的办法来救急。也作“挖肉补疮”、“剜肉医疮”。

现代解析

“挖肉补疮”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挖下自己身上的好肉去补溃烂的伤口,听起来就让人头皮发麻。它生动地比喻了一种愚蠢的解决问题方式:为了应付眼前的麻烦,不惜用更严重的代价去补救,结果反而让情况变得更糟。

比如有人为了还信用卡,借了利息更高的网贷;或者公司为了短期业绩,砍掉核心研发投入。这些行为就像“挖肉补疮”——看似暂时堵住了漏洞,实则让自己伤得更深。这个成语的精妙在于,用血淋淋的画面感提醒我们:解决问题不能只顾眼前,要警惕那些“越补越烂”的昏招。真正聪明的人,会找到不伤害根本的解决办法,而不是拆东墙补西墙。

聂夷中

聂夷中 [唐](约公元八七一年前后在世),字坦之,唐末诗人,其籍贯有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河南(今河南洛阳)人两种历史记载。生卒年、生平均不详,约公元八七零年前后在世。咸通十二年(871)登第,官华阴尉。到任时,除琴书外,身无余物。其诗语言朴实,辞浅意哀。不少诗作对封建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残酷剥削进行了深刻揭露,对广大田家农户的疾苦则寄予极为深切的同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