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见少闻

出自 王褒 《四子讲德论》

释义:形容学识浅薄,见闻不广。

现代解析

“寡见少闻”这个成语,字面意思就是“见得少、听得少”,形容一个人见识狭窄、阅历浅薄,对外界事物了解有限。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一个人知识或经验的匮乏状态。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比如有人从没出过家乡,对其他地方的风俗、科技发展一无所知,别人聊起新鲜话题时他总插不上话,这就是“寡见少闻”的典型表现。这个成语的巧妙之处在于,它用“见”和“闻”这两个最基础的感知方式(眼睛看、耳朵听),直接点破认知局限的根源——缺乏亲身接触和广泛获取信息。

它不同于“孤陋寡闻”带有的贬义色彩,更多是客观描述一种状态。现代社会信息爆炸,但若只沉迷于自己的小圈子,拒绝主动探索,依然可能陷入“寡见少闻”的困境。成语提醒我们:保持好奇心,多观察、多倾听,才能让思想的池塘不断注入活水。

王褒

王褒(前90年—前51年),蜀资中(今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昆仑乡墨池坝)人。西汉时期著名的辞赋家,与扬雄并称“渊云”。王褒一生留下《洞箫赋》等辞赋16篇、《桐柏真人王君外传》 1卷,明末收集有《王谏议集》11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