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韦带

出自 班固 《汉书·贾山传》

释义:韦:熟牛皮。布做的衣服,韦皮做的带子,古代未仕或隐居在野者的粗陋服装。借指贫贱之士。

现代解析

“布衣韦带”这个成语,字面意思就是穿着粗布衣服,系着牛皮腰带。听起来很普通,对吧?但它背后藏着古代人对生活态度的深刻智慧。

咱们拆开来看:
1. 布衣代表朴素——不穿绫罗绸缎,就穿老百姓的粗布衣裳;
2. 韦带象征实用——不用金玉装饰的腰带,就用结实的牛皮绳一扎。

合在一起,它传递的是:人活得不靠外在包装,而要内在扎实。就像今天有人背着名牌包充面子,而真正有底气的人可能就穿件白T恤也自信满满。

这个成语最打动人心的点在于:
- 反虚荣:在讲究排场的古代,能主动选择简朴需要勇气;
- 重本质:提醒人把精力花在修炼本事上,而不是打扮门面上。

举个例子:一个教授满屋子书却用着十年前的旧书包,别人笑他寒酸,他却说“学问在肚子里,不在包上”——这就是“布衣韦带”的现代版。

它不鼓励人故意吃苦,而是说:当你内心足够丰盈,外在的简陋反而成了骄傲的勋章。这种境界,才是成语真正的魅力所在。

班固

班固(32年—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出身儒学世家,其父班彪、伯父班嗣,皆为当时著名学者。班固一生著述颇丰。作为史学家,《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前四史”之一;作为辞赋家,班固是“汉赋四大家”之一,《两都赋》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列入《文选》第一篇;同时,班固还是经学理论家,他编辑撰成的《白虎通义》,集当时经学之大成,使谶纬神学理论化、法典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