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戈铁骑

出自 清代 汪琬 《〈苑西集〉序》

释义:见'金戈铁马',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武将持枪驰马的雄姿。

现代解析

“金戈铁骑”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金属做的武器+披铁甲的战马”,但它的魅力在于用简练的四个字,瞬间勾勒出一支精锐军队的霸气形象。

我们可以这样拆解理解:
1. 画面感极强:不用长篇大论,光是“金戈”的寒光闪闪和“铁骑”的马蹄轰鸣,就能让人脑补出古代战场上最精锐的部队冲锋的场景,仿佛能听见兵器碰撞的铿锵声。

2. 暗藏双重力量
- “金戈”代表武器精良,说明士兵装备顶尖;
- “铁骑”不仅指战马披甲,更暗示骑兵队伍训练有素。两者结合,既有“硬件”又有“软件”。

3. 现代也能用:虽然源自古代战争,但现在形容任何领域战斗力爆表的团队都可以用。比如“这家公司的研发团队堪称金戈铁骑”,一听就懂他们技术强、执行力猛。

本质上,这个成语是把“强大的武装力量”这个概念,压缩成了充满金属质感的四个字,像按下快进键一样,让人秒懂什么是碾压级的战斗力。

汪琬

汪琬(1624—1691年),字苕文,号钝庵,初号玉遮山樵,晚号尧峰,小字液仙。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初官吏学者、散文家,与侯方域、魏禧,合称明末清初散文“三大家”。顺治十二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鸿博,历官户部主事、刑部郎中、编修,有《尧峰诗文钞》、《钝翁前后类稿、续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