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行举止

出自 《易·系辞上》

释义:人的言语和行为,姿态与风度。

【读音】yán xíng jǔ zhǐ【释义】指一个人的言语和行为,姿态与风度。【出处】《易·系辞上》:“言行,君子之枢机。” 晋·陶潜《闲情赋》:“神仪妩媚,举止详妍。”《后汉书·冯异传》:“观其言语举止,非庸人也。”【示例】透过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可以看出其素养如何。

现代解析

“言行举止”这个成语,拆开看就是“言、行、举、止”四个字,分别代表说话、做事、动作、姿态。合在一起,它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一个人全方位的修养。

举个生活例子:一个人嘴上说“要爱护环境”,但随手乱扔垃圾——这就是“言”和“行”打架;或者开会时翘着二郎腿抖脚,却要求别人遵守纪律——这就是“举”和“止”露了馅。成语的精妙在于,它提醒我们:真正的得体不是表演某一方面,而是说话像君子,做事有担当,动作显教养,连坐下站起都自然大方。

古人用这四个字编织了一张“修养检测网”:你脱口而出的话是不是和心里想的一致?日常习惯的小动作会不会让人皱眉?比如疫情期间,有人一边转发防疫倡议,一边聚会不戴口罩,立刻会被这个成语“戳破”。它的魅力就在于用最简短的四个字,说透了“做人要表里如一”的大道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