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心不安

出自 《东周列国志》

释义:意思是从心里常觉得不能安定。

于心不安是一个成语,意思是从心里常觉得不能安定。

现代解析

“于心不安”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心里不踏实”,形容一个人因为某件事感到内疚、愧疚或过意不去。比如你答应了朋友帮忙却临时爽约,或者无意中伤害了别人,心里总像压了块石头,这就是“于心不安”。

它的精髓在于捕捉了人性中一种微妙的矛盾感——明明事情已经发生,但良心的自我审视会让人反复纠结。比如:
- 做了亏心事:偷懒没完成工作连累了同事,即使别人没责怪,自己也会难受;
- 辜负他人好意:父母省吃俭用给你买礼物,你却嫌款式老土,事后越想越后悔;
- 错过该做的事:看到老人摔倒没去扶,后来听说对方伤得重,心里堵得慌。

这种“不安”不是来自外界的惩罚,而是自己对自己的拷问。成语的魅力在于,它用简单的四个字,说透了人对自己行为的内在监督——善良的人会因为一点小错自我责备,而冷漠的人可能永远“心安理得”。它提醒我们:做人做事要尽量对得起良心,否则那种挥之不去的别扭感,比挨骂更折磨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