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练世故

出自 宋代 叶适 《郭府君墓志铭》

释义:同'饱谙世故',谓对世态人情有深刻感受或有丰富的处世经验。

现代解析

“饱练世故”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吃透了人情世故”,形容一个人对社会的复杂规则、人际交往的潜规则非常熟悉,就像经历过反复练习一样熟练。它强调的不是简单的经验积累,而是对人性、社会运行逻辑的深刻洞察和灵活应对能力。

举个例子:
生活中有些人看似普通,但遇到矛盾时总能巧妙化解,既不得罪人又能达到目的;职场上有些人能预判领导或同事的潜在需求,提前做好准备。这种“不靠蛮力靠智慧”的处事能力,就是“饱练世故”的体现。

它的精髓在于两点:
1. 观察力:像学生“刷题”一样反复观察社会现象,总结规律。比如为什么同样的话,有人说出来被夸“高情商”,有人却被嫌“不会说话”?
2. 适应性:不固执己见,能根据不同场合调整行为。好比炒菜懂得“看火候”,该大火爆炒时不含糊,该小火慢炖时不急躁。

但要注意:这个成语带有一定世故圆滑的意味,用得好是智慧,用过头可能变成“老油条”。真正的高手往往懂得在精明与真诚之间找到平衡。

叶适

叶适(1150年5月26日—1223年2月21日),字正则,号水心居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世称水心先生。嘉定十六年(1223年),叶适去世,年七十四,赠光禄大夫,获谥“文定”(一作忠定),故又称“叶文定”、“叶忠定”。叶适主张功利之学,反对空谈性命,对朱熹学说提出批评,为永嘉学派集大成者。他所代表的永嘉事功学派,与当时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并列为“南宋三大学派”,对后世影响深远,是温州创业精神的思想发源。著有《水心先生文集》、《水心别集》、《习学记言》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