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志未酬

出自 唐代 李频 《春日思归》

释义:伟大的理想没有实现:~身先死。

现代解析

“壮志未酬”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远大的志向还没实现”,但它的内涵远比字面更丰富。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它的魅力:

1. 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感
它精准捕捉了人生中那种“差一口气”的遗憾——就像运动员苦练四年却因伤错过奥运会,创业者倾家荡产却倒在成功前夜。这种遗憾不是失败,而是离目标只差一步时被迫停下的不甘。

2. 暗含的坚韧底色
这个成语自带一种悲壮感,暗示主人公并非轻言放弃的人。比如诸葛亮六出祁山,明明知道胜算渺茫仍坚持北伐,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执着,反而让遗憾有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3. 留白的艺术
它不说“壮志失败”,而是“未酬”,就像故事讲到高潮突然定格。这种留白让人自然联想:是时运不济?还是方法有误?或者只是需要更多时间?给听者留下思考空间。

当代生活中,这个成语特别能引起共鸣。比如有人考研屡战屡败却仍在坚持,我们可以说“他壮志未酬但愈挫愈勇”。它既承认现实困境,又保留了希望——因为“未酬”意味着未来仍有实现的可能。

李频

李频(818—876),字德新,唐大中元年(847),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寿昌县令 穆君 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