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如死灰

出自 《淮南子·修务训》

释义:形容因心情极度沮丧或惊恐而脸色灰暗。也作“面若死灰”。

现代解析

“面如死灰”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脸色像熄灭的灰烬一样惨白或暗淡,用来形容人受到极度惊吓、打击或绝望时,面部失去血色的样子。

核心精髓:
1. 极致的情绪冲击——不是普通的害怕或难过,而是精神遭受重创后的“生理反应”,比如突然听到噩耗,或面对无法承受的灾难时,人瞬间僵住、面无生气的状态。
2. 画面感极强——用“死灰”(燃烧后冰冷的灰烬)比喻脸色,既强调毫无生气,又暗含“希望熄灭”的象征意义,比单纯说“脸色苍白”更有冲击力。
3. 短暂而强烈的状态——通常形容一瞬间的反应,比如吓到魂飞魄散时的表情,而非长期的病态或疲惫。

生活化例子:
- 小偷正在偷东西,突然被警察用手电照到脸,瞬间“面如死灰”,僵在原地。
- 考生打开成绩单发现自己落榜,手一抖,脸上的笑容一下子凝固,“面如死灰”。

注意区别:
和“面黄肌瘦”(长期营养不良)不同,“面如死灰”更突出“瞬间垮掉”的戏剧性,情绪浓度更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