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头没脸

出自 明代 吴承恩 《西游记》

释义:不分头和脸,近似“劈头盖脸”婆婆把脸一沉,大烟袋锅子没头没脸打下来

现代解析

“没头没脸”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没有头也没有脸”,但实际用来形容人做事不顾体面、不讲分寸,甚至有点胡搅蛮缠的样子。

想象一下:一个人吵架时完全不讲道理,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或者做事毫无章法,根本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就像“不要脸皮”似的。这时候就可以说他“没头没脸”。

这个成语的妙处在于用夸张的肢体缺失(头和脸都没了),生动地刻画了人失去理智或底线的状态。比如:
- 有人为了占小便宜撒泼打滚,旁人可能摇头说:“这人真没头没脸!”
- 工作中若有人推卸责任还反咬一口,也能用这个词形容他“不讲理”的态度。

它带点批评意味,但比直接骂人“不要脸”更含蓄,反而多了点无奈或讽刺的幽默感。

吴承恩

(1500—1582)明小说家。山阳人,字汝忠,号射阳山人。科举屡遭挫折,嘉靖中补贡生,后任浙江长兴县丞。耻为五斗米折腰,拂袖而归,专意著述。自幼喜读野言稗史、志怪小说,善谐谑,晚年作《西游记》,叙述唐高僧玄奘取经故事。另有《射阳先生存稿》、《禹鼎志》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