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平浪静

出自 宋代 陆九渊 《语录》

释义:没有风浪。比喻平安无事。

现代解析

“风平浪静”这个成语,字面意思就是风停了,浪也静了,形容海面上一片安宁的景象。但它的魅力在于,人们常用它来比喻生活中那些安稳平静、没有风波的状态。

比如,你可能会听到有人说:“最近家里风平浪静,大家都相处得很好。”这里的“风平浪静”就不是真的在说天气,而是指家庭和睦,没有争吵或矛盾。它传递的是一种让人心安的舒适感,就像暴风雨过后,海面恢复平静的那种放松和踏实。

这个成语之所以打动人,是因为它抓住了人们对“平静”的向往。生活中难免有波折,而“风平浪静”就像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希望日子能少些折腾,多些顺遂。它用自然现象作比喻,让抽象的情绪变得具体可感,哪怕没经历过海上航行的人,也能瞬间理解那种“一切都刚刚好”的状态。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还常被反着用。比如有人说:“表面风平浪静,其实暗流涌动。”这时候,它又成了“隐藏危机”的铺垫,反而更凸显出“平静”的珍贵。这种反差用法,恰恰说明人们对“风平浪静”的珍惜——正因为知道平静难得,才会格外警惕它的脆弱性。

陆九渊

因书斋名“存”,世称存斋先生。又因讲学于象山书院,被称为“象山先生”,学者常称其为“陆象山”。南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进士,调靖安主簿,历国子正。绍熙二年(1191年),知荆门军,创修军城,稳固边防,甚有政绩。绍熙三年十二月(1193年1月)卒,年五十四。追谥文安。陆九渊为宋明两代“心学” 的开山之祖,与朱熹齐名,而见解多不合。主“心(我)即理”说,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学茍知道,六经皆我注脚”。明王守仁继承发展其学,成为“陆王学派”,对后世影响极大。著有《象山先生全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