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行行止
出自 《诗经·小雅·车辖》
释义:大道可供人们行走。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诗经·小雅·车舝》。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专门引以赞美孔子:“《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汉·郑玄注解说:“古人有高德者则慕仰之,有明行者则而行之。”郑把“高山”比喻崇高的道德,“仰”是慕仰;“景行”是“明行”,即光明正大的行为,是人们行动的准则。宋·朱熹则解释说:“仰,瞻望也。景行,大道也。”
现代解析
“景行行止”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仰望高山,停下脚步”。它用来形容对高尚品德或伟大成就的敬仰之情——就像看到一座巍峨的高山,人会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心生向往。
这个成语的精髓在于两层含义:
1. 敬仰之情:就像我们面对壮丽的自然景观会肃然起敬一样,当遇到品德高尚的人或令人钦佩的成就时,人自然会心生敬意。比如看到无私奉献的模范人物,或是听到震撼人心的英雄事迹时,那种"肃然起敬"的感觉就是"景行行止"。
2. 自我鞭策:它不仅是表达敬佩,更暗含"见贤思齐"的意思。就像登山者看到高峰会激发攀登的渴望,这个成语也暗示着以高尚品德为榜样,激励自己向上。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用"高山"比喻德行,非常形象——高尚的品德就像高山一样,让人在远处就能感受到它的巍峨,自然而然地吸引人们向往。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德行和成就不需要自我标榜,就像高山不需要自我宣传一样,它的高度自然会被人们看见和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