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齿颊生香”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牙齿和脸颊都生出香味,用来形容食物或文学作品等给人带来的美妙感受。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当你吃到一道特别美味的菜,或者读到一首令人陶醉的诗,那种美好的感觉会久久停留在口腔和记忆里,就像香味一直萦绕不散。它不仅仅指味觉上的享受,更强调一种令人回味无穷的体验。
比如,你吃到妈妈做的拿手菜,味道好到让你吃完还在咂嘴回味;或者读到一本精彩的小说,合上书后依然觉得余韵悠长——这种时候,就可以用“齿颊生香”来形容。
这个成语的魅力在于,它用具体的身体感受(齿颊)来表达抽象的美好体验(生香),既生动又富有想象力,让人一听就能联想到那种愉悦的感觉。
黄景仁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