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良方正

出自 《史记·平准书》

释义:汉制郡国举士的科目之一。选拔文墨才学之士,魏、晋、唐、宋皆沿之。

现代解析

“贤良方正”这个成语,拆开来看就很有意思。“贤”是有德行,“良”是心地善良,“方正”则是为人正直、不圆滑。合在一起,就是形容一个人品德高尚、正直无私,像一块方正的玉石,内外都挑不出毛病。

这个成语的精髓在于它描绘了一种“表里如一”的完美人格。比如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人:他们不耍心眼,对谁都真诚;遇到不公平的事敢站出来说话,但不会用下作手段;自己有本事却不炫耀,反而乐意帮助别人。这种人就像一棵笔直的树,风吹雨打也不歪斜,自然让人敬佩。

它最有魅力的地方是“不妥协”。现实中很多人为了利益渐渐磨平棱角,但“贤良方正”的人会坚持原则,哪怕吃亏也不违背本心。这种品质在复杂的社会里尤其珍贵,就像黑夜里的路灯,未必最亮,但能让人看清方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