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耳熟能详”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耳朵听熟了,嘴里能详细说出来”。它形容某件事或某个人非常熟悉,熟悉到一听就能详细描述的程度。
举个例子:你小时候常听奶奶讲同一个故事,时间久了,故事里每个细节你都记得清清楚楚。这时候,这个故事对你来说就是“耳熟能详”的。再比如,一首流行歌曲大街小巷都在放,你听多了自然就会唱了,这首歌对你也是“耳熟能详”。
这个成语的精妙之处在于,它用“耳朵听熟”和“嘴巴能详”两个动作,生动展现了“熟悉”到“掌握”的过程。它不只是被动地听过,更是主动地理解消化,最后能自如地表达出来。生活中那些我们反复接触的事物——比如家乡方言、妈妈的拿手菜、每天上班的路——都会慢慢变成“耳熟能详”的存在。
它提醒我们:真正的熟悉不是浮于表面的知道,而是经过反复接触后,能自然流露的了解和掌握。就像老匠人对工具的了解,老园丁对植物的熟悉,都是时间沉淀出的“耳熟能详”。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