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飘欲仙

出自 清代 刘鹗 《老残游记》

释义:飘飞上升,像要超脱尘世而成仙。形容人的精神轻松爽快。亦形容诗文、书法等的情致轻快飘逸。

现代解析

“飘飘欲仙”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轻飘飘的,好像要变成神仙一样”,用来形容两种主要状态:

1. 身体上的轻盈感
比如喝了一点小酒微醺时,脚下发软像踩棉花;或者极度疲惫后泡个热水澡,全身放松到仿佛要浮起来的感觉。这种时候人会觉得特别轻快,烦恼都暂时消失了。

2. 心理上的超脱感
当听到特别美妙的音乐,或是看到震撼的自然风景时,整个人沉浸其中,暂时忘记了现实压力,有种“灵魂出窍”般的愉悦体验。就像坐在热气球上俯瞰大地,心里只剩下纯粹的快乐。

这个成语的妙处在于,它抓住了人类共同向往的两种美好:肉体的无负担精神的自由感。我们平时被生活压得沉甸甸的,而“飘飘欲仙”恰恰是这种沉重感的反面——短暂地逃离地心引力,像蒲公英一样飞起来。

不过它也有个小警示:这种状态往往是短暂的(毕竟人不可能真成神仙),更像是对理想状态的一种比喻。用这个词时,通常带着一点浪漫的夸张,比如形容“这首歌让我听得飘飘欲仙”,其实是在说音乐带来的极致享受。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