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榻横陈

出自 唐代 李商隐 《北齐》

释义:形容人在床上横躺着。

现代解析

“一榻横陈”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一张床随意摆放”,但实际用来形容人懒散、无所事事的状态。

想象一下这样的画面:一个人大白天瘫在床上,啥正事也不干,可能还翘着二郎腿发呆——这就是“一榻横陈”的生动写照。它带点调侃的味道,不是单纯说人休息,而是强调那种懒洋洋、不务正业的劲儿。

这个成语的精妙在于,它用最日常的家具(床)和最简单的动作(横躺),精准戳中人的懒散心理。比起直接说“你好懒”,用“一榻横陈”反而多了分画面感,甚至能让人联想到当事人瘫着啃零食的滑稽场景。

不过要注意,它通常带点批评或玩笑意味,比如朋友熬夜刷剧第二天赖床,你可以打趣他“一榻横陈”,但如果是病人需要休息,用这个词就不合适了。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