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繁就简

出自 明代 王守仁 《传习录上》

释义:删:除去。就:接近,趋向。除去繁杂的,使之简明扼要。也作“删芜就简”。

现代解析

“删繁就简”就像给一团乱麻理出清晰的线条——把复杂多余的部分砍掉,只留下最核心、最实用的内容。

举个例子:你写一篇文章,初稿啰嗦重复,后来把重复的例子去掉,废话删光,只留最有说服力的观点,这就是“删繁就简”。它强调的不是“少”,而是“精”——像修剪树枝,剪掉杂乱的枝叶,主干才能更挺拔。

生活中处处能用:整理衣柜时扔掉多年不穿的衣服,手机卸载没用的APP,甚至和人吵架时抛开情绪直奔问题关键……学会这个思维,你会发现自己做事更高效,表达更清晰,生活也更轻松。

王守仁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