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烧火热

出自 清代 曹雪芹 《红楼梦》

释义:谓生病发高烧。

现代解析

“汤烧火热”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滚烫的水和烧红的火”,用来形容一种极度疼痛或难受的状态,就像被开水烫到或被火灼烧一样。

它的精髓在于用生活中常见的“烫伤”体验,生动地传递出两种感受:
1. 身体上的痛苦:比如伤口发炎、疾病发作时的剧痛,让人坐立不安。
2. 心理上的煎熬:比如内心焦虑、羞愧难当,或面对紧急情况时的焦躁感,像被架在火上烤。

这个成语的魅力在于“画面感强”。一说出口,人立刻能联想到热汤浇手、烈火灼身的场景,比直接说“非常难受”更有冲击力。比如:
- 孩子发高烧到40度,小脸通红,妈妈急得“汤烧火热”。
- deadline快到了工作还没做完,心里“汤烧火热”。

总结:它把抽象的“难受”变成具体可感的触觉体验,让表达更鲜活,也更容易引发共鸣。

曹雪芹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祖籍存在争议(辽宁辽阳、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出生于江宁(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贫病无医而逝。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