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终焉之志”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直到生命终结时的志向”,说的是一种坚持到底、永不改变的人生信念。
我们可以想象一个追梦人:年轻时立下目标,无论遇到多少挫折——比如失败、嘲笑、现实压力——他都不动摇,直到白发苍苍依然在为之努力。这种“一辈子认准一件事”的执着,就是“终焉之志”的核心。
它的魅力在于传递了一种纯粹的力量:
1. 时间考验:不是三分钟热度,而是用一生去证明自己的选择。
2. 对抗浮躁:在容易放弃的时代,这种“一根筋”反而显得珍贵。
3. 精神超越:即使最终结果未必圆满,但坚持本身已成一种境界。
比如一个乡村教师坚守讲台40年,或科学家为攻克难题耗尽青春,这些故事里都有“终焉之志”的影子。它提醒我们:真正的热爱,从来与年龄、成败无关。
沈约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