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匹夫有责》这个成语说的是:就算是普通老百姓,也对国家大事有责任。
它最厉害的地方在于打破了“大事归大人物管”的惯性思维——国家好不好,不是只靠皇帝或官员,而是和每个普通人息息相关。就像一家人过日子,不能光指望家长操心,每个成员都得搭把手。
这个成语的精髓是“责任感不分身份”。比如看到有人乱扔垃圾,你管了,就是在践行“匹夫有责”;疫情期间戴口罩、配合防疫,也是“匹夫有责”的体现。它把宏大的家国情怀,变成了每个人触手可及的行动。
它之所以有魅力,是因为给了普通人力量感:再小的行动,都是在参与改变。就像沙滩上的沙粒,单看微不足道,但亿万颗沙粒就能塑造海岸线的模样。
顾炎武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