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华天宝

出自 唐代 王勃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释义:物的精华,天的宝物。比喻极为珍奇宝贵之物。

现代解析

“物华天宝”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物有光华,天有珍宝”,用来形容某个地方或事物极其珍贵、美好,汇聚了自然与人文的精华。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1. “物华”:指物品或景色的光彩、精华。比如一座山风景绝美,一片土地物产丰富,都可以说是“物华”。
2. “天宝”:强调这些美好是上天赐予的,像珍宝一样难得。比如稀有的矿产、独特的文化传承,都可以算“天宝”。

合在一起,“物华天宝”就是夸赞某个地方或事物“好得不得了”——既有自然的馈赠,又有人文的积淀,珍贵又耀眼。

实际运用中
- 形容城市:比如杭州有西湖、龙井茶,文化底蕴深厚,可以说“杭州真是物华天宝之地”。
- 形容资源:某地盛产玉石、药材,也可以说“这里物华天宝,资源丰富”。

核心魅力
这个成语用简短的四个字,既能赞美自然风光,又能体现文化价值,还带着一种“得天独厚”的赞叹感,比直接说“特别好”更有文采和意境。

王勃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