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贼心虚

出自 宋代 释悟明 《联灯会要·重显禅师》

释义:做了亏心事的人常怀惴惴不安之心,在疑惑、自危和惊慌中度日。

现代解析

“作贼心虚”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做了贼的人,心里总是发虚。它生动地刻画了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当一个人做了坏事,即使表面装得再镇定,内心也会不由自主地害怕暴露。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学生考试作弊后,哪怕老师只是正常巡视考场,他也会紧张得手心冒汗;有人偷拿了办公室的东西,听到同事闲聊“最近东西老丢”时,立刻低头不敢接话。这种“心里有鬼”的反应,往往会让人的行为显得不自然,反而更容易被识破。

这个成语的精妙之处在于,它用“贼”比喻所有暗藏过错的人,用“心虚”精准抓住了人性弱点——做了违背良心的事,再狡猾的人也难逃自我暴露的破绽。它既是对投机者的讽刺,也提醒我们:坦荡做人才能活得踏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