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屈艳班香”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屈原的艳丽,班固的芳香”,用来形容文辞华美、风格独特的文学作品。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1. “屈”指屈原——他是战国时期的大诗人,作品充满浪漫色彩,语言华丽,比如《离骚》里用香草美人比喻高洁品格,读起来像一幅绚丽的画卷。
2. “班”指班固——他是东汉史学家,写《汉书》严谨工整,语言凝练,像清雅的香气一样耐人寻味。
合起来,“屈艳班香”就是夸一篇文章既有屈原式的文采飞扬,又有班固式的典雅深厚,属于“颜值与内涵并存”的顶级评价。
举个例子:
如果有人说李白的诗“屈艳班香”,就是在夸他的诗像屈原一样瑰丽奔放,同时又像班固的作品一样经得起细品,越读越有味道。
这个成语的精髓在于:好的文字不仅要外表吸引人,还得有内在的底蕴,就像一道好菜,既要色香俱全,又要回味无穷。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