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而下之

出自 宋代 楼钥 《攻媿集》

释义:从这一等再往下。

现代解析

“等而下之”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从这一等级再往下”,但实际用来形容事物或人的品质、水平比原本的标准更低一层,甚至越来越差。

举个例子:你买水果,老板说“这是中等苹果”,结果你发现个头小还有疤,比普通的中等货更差,就可以说“这苹果等而下之”。再比如,有人吹嘘自己公司待遇好,结果入职后发现工资低、加班多,和宣传差距很大,这也叫“等而下之”。

它的精髓在于用“等级下滑”的形象,犀利地表达“实际比预期更糟糕”的失望感。不同于直接说“差”,它强调从某个标准线“跌落”的过程,暗含比较的意味,常用来批评以次充好、名不副实的现象。

使用时要注意两点:1)必须有明确的参照标准(比如宣传承诺、常规水平);2)多用于对质量、档次、品位的评价。简单来说,就是“本以为够普通了,没想到还能更差”。

楼钥

楼钥(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楼璩的三子,有兄长楼鐊、楼锡,与袁方、袁燮师事王默、李鸿渐、李若讷、郑锷等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历官温州教授,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随舅父贺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谥宣献。袁燮写有行状。有子楼淳、楼濛(早夭)、楼潚、楼治,皆以荫入仕。历官温州教授、乐清知县、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资政殿学士、知太平州。 乾道间,以书状官从舅父汪大猷使金,按日记叙途中所闻,成《北行日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