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年余力

出自 《列子·汤问》

释义:指年老体衰。

现代解析

“残年余力”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剩下的年头”和“残余的力气”,合起来形容人到了晚年,精力所剩不多的状态。

它的精髓在于传递一种“明知力量有限,仍尽力而为”的坚韧感。就像一位老农在日落前坚持耕完最后一垄地,或者一位老人颤颤巍巍却坚持做完手头的事。这种状态往往带着悲壮感,但也暗含敬意——哪怕衰老削弱了身体,人的意志依然在发光。

这个成语的魅力在于它的真实感。它不美化衰老,也不回避力不从心,反而在这种局限中突显了人性的尊严。比如现实中,许多老人即使行动不便,仍想为家庭、为社会做点力所能及的事,这种“残年余力”的坚持,恰恰是最打动人心的部分。

使用时要注意语境:它既可用于表达对他人的敬佩(如“爷爷用残年余力资助贫困学生”),也可用于自谦(如“我虽残年余力,但愿意帮忙”),但一般不用在年轻人身上,否则会显得夸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