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成冰

出自 宋代 钱易 《南部新书》

释义:滴下的水立刻冻结成冰。形容天气寒冷。

现代解析

“滴水成冰”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一滴水落下,瞬间就冻成了冰。它生动描绘出天气极其寒冷的场景,让人一听就能联想到刺骨的寒风、呵气成霜的严冬景象。

这个成语的精妙之处在于用极简的画面传递出极强的感受。你想啊,水在常温下是流动的,但在这里连滴落的过程都来不及完成就凝固了,这种"瞬间冻结"的夸张表现,比直接说"天气很冷"更有冲击力。就像我们形容热会说"鸡蛋能煎熟",这种具象化的表达往往比抽象形容词更打动人。

在实际使用中,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两种情形:一是真实的极端低温环境,比如描写北极科考或东北寒冬;二是比喻某种氛围或关系冷到极点,比如"会议室里的沉默让空气仿佛滴水成冰"。这种双关意味让成语既有画面感,又充满想象空间。

最有趣的是,这个成语还藏着古人观察自然的智慧。在没有温度计的年代,人们通过"水结冰"这种可见现象来判断寒冷程度,这种从生活经验中提炼出的表达,至今仍能让所有人瞬间心领神会。

钱易

临安人,字希白。钱昆弟。年十七举进士,以少年轻俊被黜,然自此以才藻知名。真宗咸平二年进士。通判蕲州,奏请废肉刑,为真宗采纳。景德中,举贤良方正科,策入等,通判信州。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才学瞻敏,为文数千百言,援笔立就。又善绘画,工行草书。有《洞微志》、《南部新书》、《青云总录》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