惹祸招愆

出自 关汉卿 《普天乐·崔张十六事》

释义:给自己引来麻烦。同“惹祸招灾”。

现代解析

“惹祸招愆”这个成语,就像一个人主动去捅马蜂窝——明明知道会惹麻烦,还偏要伸手,结果被蜇得满头包。

它的核心意思是:自己主动招惹是非,引来了麻烦或罪过。比如:
- 有人故意挑衅别人,结果打架受伤,这就是典型的“惹祸招愆”;
- 工作中乱传闲话导致矛盾,也是自己“招”来的麻烦。

这个成语的巧妙之处在于“惹”和“招”两个字——问题不是偶然发生的,而是自己“作”出来的。它带点批评色彩,提醒我们:管住手、闭上嘴,别主动找不痛快

生活中很多矛盾其实可以避免,这个成语就像一句接地气的警告:别手欠,别嘴欠,少惹事才能少吃亏

关汉卿

关汉卿(约1220年──1300年),元代杂剧作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之首。号已斋(一作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一生写了60多种,今存18种,最著名的有《窦娥冤》;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如:《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关汉卿塑造的“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家圣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