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水之喻
出自 《三国志·魏志·王基传》
释义:意为对船和水的比喻,即水可以载舟,也可覆舟。
现代解析
“舟水之喻”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船和水的比喻”,它用船和水的关系来比喻领导者与民众之间的依存关系——水能载船,也能翻船。
核心道理:
就像船必须依赖水才能航行一样,领导者的权力和地位离不开民众的支持;但如果统治者不顾百姓死活(比如暴政、剥削),就像水掀起风浪打翻船只一样,民众的反抗也会让统治者失去根基。
为什么这个比喻生动?
1. 直观性:谁都知道没水船就搁浅,浪大了船会翻,这种日常现象让道理一目了然。
2. 警示性:提醒上位者不能只顾自己,忽视百姓利益,否则“翻船”是必然结果。
3. 双向性:既强调民众的力量(水能决定船的命运),也暗含统治者需要善用权力(掌舵的技巧)。
现代启示:
小到公司管理,大到国家治理,凡是需要他人支持的领域,都可以用这个成语反思:如果失去“水”(员工、群众、用户)的托举,再强大的“船”(企业、政权)也会倾覆。真正的智慧是平衡双方利益,让“水稳舟行”。